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作者《刘一止》的诗文

维心以仆假守毗陵与嘉禾南徐弟侄分符接壤作诗见贻次韵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家风五字作长城,四至何曾慕九卿。问舍山林端欲老,分符湖海尚叨荣。

北南二阮俱贫士,大小两冯惭颂声。独羡书成郑夫子,会令千载意分明。

次韵九日四首 其四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向来风韵照清秋,气压元龙百尺楼。倒载时时忆池上,朝回日日醉江头。

甘泉正念论思旧,辅郡仍推誉望休。勃窣媻姗老归客,赖公与酒得浇愁。

闻亲征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十万貔貅同日出,君王英武古无双。而今将士争豪甚,为报胡儿莫觑江。

郑维心挽诗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我忆谷口孙,气貌清而腴。山潜三十年,吐此百卷书。

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十载溪亭旧,挥毫见古风。相如今病渴,东野尚鸣穷。

眼界便乡物,风流忆乃翁。一枰如梦断,归思渺千峰。

和何山总老一击轩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扫洒闲庭无个事,林间一击是何声。自从当日知音后,本地风光见太平。

次韵赵端直贻何子楚卜居山间二绝句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后堂弹丝娇不止,知有性灵双婢子。歌词自制清如水,却怪惊尘暗中起。

次韵子我得俸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祠官资薄俸,肥遁要清贫。载酒久无客,乞醯惟有邻。

广文宁厌肉,方朔漫长身。莫遣陈苌到,先生甑尚尘。

过梅溪省妻父臧翊善坟感叹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落涧悲泉不拟闻,乐平桥北路头分。扬雄旧宅今安在,心折侯芭三尺坟。

© 2023 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